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?

沈秀华-从农家女到农业公司掌门人
来源: 农家女 文: 岳清华

37岁的沈秀华,从300元钱租摊位卖板栗开始,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辛苦打拼,成长为唐山佳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,把“佳禾”做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。

经营干果的人很多,而为什么沈秀华却能从中脱颖而出,把这个行业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? 让我们循着她的足迹,一探究竟。

 

 

300元起步

1993年,河北省迁安市沙河驿镇北沙窝铺村的沈秀华,经人介绍与滦县孟家屯村的青年孟宪军结了婚。丈夫是个朴实厚道的农民,勤劳能干,秋收后走街串户收购花生米,赚取中间的差价贴补家用。沈秀华则一边帮丈夫侍弄农田,一边料理家务。1995年,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,夫妻俩商量着翻建新房。翻建新房花光了几年的积蓄不说,还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。

沈秀华坐不住了,跟丈夫商量着要做生意赚些钱。丈夫不同意她折腾:“我再辛苦点,多卖点花生米,咱们省着过,用不了几年就能把饥荒还上。干大买卖,咱们赚得起赔不起啊!”

沈秀华却不这样认为:“不试一试,怎么就知道不行呢?”她反复做丈夫的思想工作,都无济于事。最后沈秀华急了:“要不就离婚吧,房子归你,欠债归我!”丈夫见她主意已定,只好同意了。

夫妻俩达成了一致意见后,沈秀华就开始研究选择什么项目。一次回娘家却无意中打开了她的思路。母亲对她说,家里的几棵板栗树结了栗子,想卖掉赚点钱花,却一直没有小贩来收购。沈秀华眼前一亮,这兴许是条好门路。她先后到滦县、迁安等地考察市场,发现 卖板栗、核桃等干果的商贩并不多。商机不容错过,她立即和母亲商量,让母亲把栗子卖给她,她愿意出和小贩相同的价钱。

可是,夫妻俩翻箱倒柜,连一分钱的钢镚儿都凑在一起,才凑了300元启动资金。他们租了个摊位,交了100元,剩下200元作流动资金,从娘家运出了板栗,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。

刚开始做生意,沈秀华不会吆喝,更不懂得如何揽住顾客,只是认准了要诚信经营,不能缺斤少两。一个月下来,沈秀华算了算账,净赚了90多元钱。夫妻俩喜上眉梢,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。他们在附近租了间民房,又增加了核桃、花生米等产品,做买卖赚的是辛苦钱,夫妻俩顶风冒雨地卖货,夏天汗流浃背,冬天手脚 冻得不听使唤,辛苦终于没有白费,年终结算时竟然纯 赚了7000多元钱。

 

 

干一行 通一行

第二年,信心百倍的沈秀华准备大干一场,一入秋就收购了大量板栗。但由于缺乏经验,不懂储存技术,大量的板栗还没来得及卖掉就发霉变质了。沈秀华一边往外挑选发霉的板栗,眼泪一边止不住地往下流,看着一筐筐坏掉的板栗,心里像是压上了千斤巨石,快要喘不过气来了,一夜之间,她起了满嘴的泡。

这时候,有人劝她说,为了减少损失,把坏掉的板栗掺到好板栗里卖掉。可沈秀华却一口拒绝了。她知道,做生意,信誉就是生命,如果欺骗顾客,一时可能会少损失点儿,但是会丢掉顾客的信任,以后的生意就没法做了。

那一年,沈秀华虽然损失了8000多元钱,却没有失去大家对她的信任,反而增加了不少的回头客。通过这件事,她也接受了教训。“我开始真正明白,干事业光凭一腔热血不行,要想成功必须干一行精通一行。”从那以后,沈秀华千方百计地向书本学、向果农学、向同行学,从一个门外汉渐渐成长为农产品营销的行家里手。

丰富的经验,诚信的经营,使沈秀华的生意越做越大,资金积累也越来越雄厚。这时的沈秀华又计划开始新的尝试。

 

 

打造品牌

清一色的纸箱,粗陋的麻袋,这是当年干果销售的“统一模式”。渐渐地,沈秀华发现了两个问题:一是由于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,乡亲们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,价格也得不到保证,农民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困 惑;二是自己的事业虽然有了发展,但和周围的经营户一样,散户经营,形不成规模,更没有自己的品牌。

沈秀华想:如果自己建加工厂,统一收购乡亲们的产品,就能一下子解决这两个问题。但是,办厂有风险,干好了能赚钱,干不好的话,自己和丈夫多年的辛苦将付之东流!

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,沈秀华还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不试试,怎么就知道不行? 创办农产品加工厂,做迁安人自己的品牌,她为自己确定了发展方向。

说干就干,2004年,她开始申请注册“钢城”商标,同时紧锣密鼓地筹建食品加工厂。2005年,唐山佳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商标也通过了注册,投资200万元的食品加工厂建成。

然而专家来验收时,却发现厂房不符合食品加工的卫生设施标准。沈秀华二话没说,立即拆了重建。因为她知道:食品质量直接关系健康!重建厂房使沈秀华又损失了4万多元,2007年底,食品厂正式投产,当第一批印有“钢城”商标的小包装板栗仁摆在面前的时候,她激动得热泪盈眶,她回想起自己艰辛的创业之路,仿佛看着这袋栗仁带着迁安的名字走到了世界各地......

自从公司创办以来,沈秀华不忘初衷,本着“利 益共享”的方针,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,保证以高于市场价10%的价格回收产品,形成了公司、农户共赢的模式。她先后与农民签订 1500多亩干果、杂粮收购合同,辐射带动3500多户农民受益,户均增收1650多元。

2009年,沈秀华又注册了“乡伊香”商标,专营 板栗、核桃、豆制品、干菜、杂粮等8大类近20种农产品,佳禾农业的名字越来越响亮。
一路前行一路歌。

沈秀华为了畅通产品销路,起早贪黑地奔波在北京、天津、辽宁、山东、福建等地,了解行情,考察市场,全身心地投入其中,常常忘了吃饭,也落下了严重的胃病。

有一次,她在外出差,年仅8岁的小女儿电话里充满了关切:“妈妈,你都出去10天了,什么时候回家啊? 你在外面要吃好点,钱花完了再去挣,别饿着;多穿点,别冻着......”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,可如今却换 成女儿絮絮叨叨地叮嘱自己了,沈秀华的眼眶湿润了。

沈秀华的心血没有白费,由于产品质优价廉,因此吸引了大量客户,一批批订单接踵而至。现在,她的产品直接销往大连、上海、北京等地的大型超市,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,也使农户避开了市场风险,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。2010年10月,在全国妇联借义乌国际博览会平台组织的“市场带千村”项目成果展洽活动中,沈秀华的板栗、核桃等干果深受各地客户青睐,接受订单210万元。

如今的沈秀华,拥有固定资产近千万的1个农业开发公司、4个农产品超市、156个销售网点、138名员工。在成绩面前,沈秀华说她不会满足于现状,还要不断壮大企业规模,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!